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為何蕭何在劉邦年輕的時候會袒護他

在秦朝末年, 劉邦當泗水亭長的時候 ,常常犯過錯,蕭何身為她的長官 ,常常會坦護他,我以前一直覺得很奇怪 ,犯錯就犯錯了為什麼要袒護他,難道是因為護短嗎?  後來才了解那時候因為有連坐法, 小事都可能珠簾, 所以不得不袒護, 因為屬下犯錯長官也有可能受到連累, 而且實際上那就是小錯而已。 我想秦朝的法令就是這樣子才會讓所有的人都反 ,在秦還沒有統一六國的時候 ,戰爭可以帶來財富, 統一六國之後, 這樣的嚴刑峻法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很辛苦的 ,所以人們就會私下的反抗 ,而且成群的反抗 ,這都是因為連坐法的關係 ,中國人的護短 我想就是這樣開始的 ,保護屬下就是保護自己 ,不願意讓他們自己負責。過度的刑法會自動的失效,並且人民會找出路,族人會特別團結。

母系社會

我以前聽說,古時候的社會是母系社會,但是這個一點都沒辦法想像,後來我才發現,母系社會,其實是因為小孩子是媽媽生的,所以一定知道媽媽是自己的媽媽,但是爸爸呢,是很難確定的,除非有了婚姻制度,而婚姻制度呢,通常也要一夫一妻,或者是一夫多妻,才有可能知道爸爸是誰,不然的話以前的人他可能不見得要跟同一個人交合,這是因為以前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婚姻制度那麼這麼一來,不知道爸爸是誰,只知道媽媽是誰,那麼這個社會及自然就會是母系社會的。

讀書心得 楚亡 從項羽到韓信

圖片
這本書與秦謎是同一個作者李開元, 講述楚漢相爭時候的故事, 由於史書記錄非常的簡短, 因此作者試圖用推理以及出土的考古文物,來推段歷史的細節。 其中我覺得最感慨的是, 項羽百戰百勝最終卻失去民心,才讓劉邦得以聯合各方諸侯打擊項羽,但是實際上劉邦也是背信忘義之徒,不論是大殺功臣,或者是誅殺異姓諸侯,或者是在戰場上使用詐術,劉邦都是一個無法長久合作之人。 然而,若說劉邦道德問題可議,也是很奇怪的,那個時代不論是劉邦與項羽都大封諸侯,但是卻又不守國與國之間的約定與盟約相互征戰。由於國與國之間相互不遵守盟約,實際上也導致國家的概念瓦解,只能不斷征戰直到天下定於一人,這是秦始皇的遺產,也是中國的悲哀。 中國一直不瞭解國與國互動的其他方式,直到八國聯軍之後,中國才慢慢了解國與國的運作有其他的方式,近代國家的概念才慢慢進入中國人的心中,中國人才慢慢了解國與國之間有除了征戰或臣服以外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