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06的文章

基金& 股票

最近與朋友們談到基金與股票   說起來基金的選擇真的很多 雖然股票可以選的也很多 可是股票往往被限制在台灣的區域內   一般而言 由於基金的投資需要手續費 因此 其投資報酬率一定會比直接投資標的物低   然而 由於基金的投資標的範圍廣大  因此 選擇性相對有彈性的多 說到 基金 有 歐洲 亞洲 東南亞 南美 債券 貨幣 等等 基金 台灣的股票不好 也可以選其他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家 股票不好 也可以選債券 等等   不過我要講的不是這個 我要講的是 選擇性 在相同的條件下 可以選擇的範圍與自由度越高 獲利與成就會越高   今天台灣人在一般情況下只能買賣台灣的股票 如果我們能夠輕易的買賣其他國家的股票呢? 那是不是就表示我們可以輕易的與其他國家同步發展呢?   如果我生長在一個菲律賓落後的小村落 若我可以投資可口可樂的股票 那麼 在可口可樂努力的全球擴張之同時 我亦可以享受其高度成長與穩定獲利 依此類推 那麼國與國之間的落差將會變得比較小 我的生活水準也可以大大提高   依此構想 可以成立一個全球性的證券公司 讓任何地區的人民都可以自由買賣世界各地的股票 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可以享受到 其他國家經濟成長的果實    

憲法 vs 法律

即使憲法再怎麼改 對詐騙集團行為的罰則 不論是的新或者是舊的憲法 應該都可以設計得 更加合理 或者就算有法也沒用   同樣的 對於所得稅的標準扣除額  每月 只有 44000 / 12 = 3666. 元 相對於小量有錢人的 不用繳稅 或者 使用現在的最低賦稅制 對於大量的 不有錢的人而言 明明就是 劫貧濟富的行為   憲法不管再怎麼改 訂出白痴法律的機會還是高的很   或者說 就算憲法不改 還是可以把白痴的法律改得好一點   過失致死 肇事逃逸 都是五年以下徒刑 一般的判例 平均而言 又是兩年左右 得易科罰金 又可緩刑兩年 等同沒判   如果政治人物真的關心平民百姓 我們現在的新聞 政治議題就不會是這些具有爭議性的議題 而是完全沒有爭議性的改善法令政策 與執行   不過民主政治的好處就是這樣 就算他們不關心我們 也要裝得很關心 裝到連他們都自認為很關心百姓  

大公司 vs 小公司

假設有兩家公司   A公司有一萬名員工 B公司有100名員工   而員工甲 與 乙 分別在這兩家不同的公司都是做相同的工作 其生產力有何差別呢? 假設員工甲是MIS好 他要設計良好的資訊管理系統給公司用 員工甲 如果在A公司 其設計出來的程式 可以給一萬人用 員工乙 如果在B公司 其設計出來的程式 可以給 100 人用   所以 員工甲的生產力 便為員工乙的 10000/100=100 倍 所以 大公司會強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像鴻海 cisco 友達 靠合併而增加生產力 是有道理的   但是反過來說   如果B公司 的商品就是MIS系統 員工乙所寫出來的程式 並不只是給其公司使用 而是賣到全世界幾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行號 機關團體 因為其專精 客戶量大 反而具有成本優勢 使得各個機關團體反而不自行開發而 採用B公司所發展出來的系統 如此一來 員工乙 的生產力不但可能超越員工甲 更可能遠遠超過 也就是說 因為在小公司 其服務與產出 不只侷限在公司內部 而更有可能有更多的獲利   這也就是很多台灣的大公司拆解成 許多專精的小公司 反而比許多大公司 更具競爭力的原因  並且 也就是台機電 專精於代工 不與客戶競爭 所具有的優勢 若專注品牌 不做生產 亦有同樣效果   然而 其中還有更奇妙方法 可以同時瓦解大小公司的缺點 並且同時具有大小公司的優點 只好下次再說            

汽車 vs 機車

最近騎機車上班時 在路口遇到紅綠燈停下來 無聊就開始數   在相同的路面面積下 十台汽車所佔的空間 在機車道上 我數了約100台機車   也就是機車的運輸量約為汽車的10倍 而汽車上面大多只坐一個人 我想這是因為上班才會這樣   根據粗略推算 一台2000cc的車子可坐5人 每人約使用 400cc  一台125cc的機車可坐2人   每人約使用 62.5cc   若兩者皆滿載人 其能源消耗的比例約 400/ 62.5 = 6.4 汽車比機車約需要多6.4 倍的能源 來運送一個人   或許有人覺得用電的捷運會比較省能源 實際上 內燃機轉換效率 約為18%~24% 電動馬達馬達約為50% 發電廠約為 30% 所以用電的車子 能源轉換效率為 0.5*0.3 = 0.15 = 15% 所以並沒有比較環保 這還不包含傳輸電能的耗損   如果坐公車 與機車 相比 若公車滿載 可省下一半的能源 但是公車不會老是滿載 機車也不會只坐一個人  所以大致上可以假設為相同的能量消耗   但是若考慮單位時間的運輸量 顯然機車就優越的多了 畢竟機車可以一次到達目的地 而且不用等車 也就可以更加的紓解交通量   也許機車可以設計的更安全更舒適 更加防止風吹日曬 這樣 也許就會再次出現當年 小而省油的日本車 擊敗 大而耗油的美國車  之世代交替

老人年金 & 捷運

依據行政院經建會所做的人口推估資料 在公元二000年 六十五歲以上的 老人人數約為 一百九十萬人 以每人每月發6000元為準 每年需 6000*12*190萬 = 1368 億 的經費   高雄捷運總預算約 1800 億 每年約規劃預算 200 億 大約需 9 年全部完工   老人年金的經費 每年約可蓋 1368 / 1800  =  0.76 條高雄捷運    捷運在建設時可以創造就業機會 並且 造福企業 增加稅收 在完成時又可創造收入 促進經濟繁榮   以上這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 一個重視福利政策的國家 跟一個重視建設的國家 其發展的軌跡有何不同了   話又說回來 最近遇到一個阿嬤說 幸好有阿扁 讓她可以靠老人年金過活 兒子失業了 都沒有收入 幸好有阿扁 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