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思維 落差


古時候書本取得不易
需要背誦書籍與抄書
因此台灣人的教育較重視記憶與熟練

而習慣使用印刷術的歐洲人就沒有這個困擾
他們在課堂教書
重視的是老師的講解
書本的取得與記憶就不是主要的學習項目

可是我們現在有了電視
如果說我們的課堂採用的是電視教學
對學生而言其實也不會也太大的差別
不過可以減少老師的人數
同時老師就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在準備教材與解決學生的問題
而非只是重複上課內容
當然 有了課堂上的電視教學
學生要預習與複習就更加容易了

現在有了電腦
我們連考試都可以自由化
不論是TOEFL或是TOEIC
其中許多項目都是電腦化
沒有理由一般的學生考試不能電腦化
總而言之要跳級或者根據學生的興趣去發展其專才
就變得很容易了
只要有了公平的認證
這樣的考試原則上是可以全世界通用的
更何況是台灣

如果我們的課堂水準都有discovery channel的水準
應該對教育會有一定的幫助
而且跳級與自我學習 應該會大量應增加

就因為先進的技術已經被發展出來
所以有些學習工作已經不需要太強調
先進國家的教育已經轉化為重視論述 研究 計畫撰寫 計畫執行 自我的興趣

可是我們並沒有這樣作
如果要不斷的作數學練習題來熟練算數
其實 用計算機也就夠了 
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學點別的
也許有人會擔心跳過基礎階段會不好
我們有了新技術 卻還擁抱著舊思維
這就是技術與思維之間的落差
我並不是否定基礎之重要
而是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
要用電腦其實不太需要真的學習電腦的原理
就好像要看電視不需要學習電視的原理
我們要學的只是 需要知道我們想要學些什麼 與想用什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網路筆記 File Upload on PHP Server in Android

LA流浪記

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