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5的文章

甜不辣

日本的「天婦羅」是葡萄牙語的 tempero的音譯、亦寫作「天麩羅」「天ぷら」為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由外國人傳到日本的「南蛮料理」。 Tempero為基督教教在星期五舉行的一種祭典、有基督昇天之意。因此日為潔斎日、故宣教師們在天那不吃鳥獸等肉類料理、而將魚肉沾上小麥粉用油炸來吃、當時的日本人將之稱為 テンポラス料理。直到江戸時代才改用漢字寫成「天婦羅」。據説那是因為日本人覚得那就像天女穿著薄衣在天空飛舞一様才改用此名的。日本的「天婦羅」三字的發音為「tenpura」、與tempero相近、天婦即為天女、而羅為薄衣之衣 日文的漢字就是天婦羅音則是發成甜不辣てんぷら(tenpura)

多元化

假設有兩個小孩愛寫書法 A小孩在台灣長大 B小孩在日本長大 假設全國平均而言 喜愛書法的人有0.01% 而且每年會用100元買這個小孩的書法 那A小孩長大後年收入有20萬 而B小孩長大後年收入卻有170萬

五危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超越學說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亞當史密斯 與 道德經

亞當史密斯出生1723年,14歲考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數學和哲學,17歲時轉入牛津大學。他畢業後,於1748年到愛丁堡大學講授修辭學與文學。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學講授邏輯學,次年擔任道德哲學講座,他的講義後來經過修訂在1759年作為《道德情操論》出版 。1764年,他辭退了大學教授的職務,擔任布克萊公爵的私人教師,並陪同公爵到歐洲大陸旅行。 1776年,凝聚了亞當史密斯十年心血的《國富論》終於問世。此書一出,極受英國資產階級的歡迎與褒譽,因為它為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提供了理論根據。亞當.斯密成了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家,《國富論》的觀點成了國會議員的常用論據,甚至連當時的英國首相皮特也自稱是斯密的學生。不知不覺間,斯密來到了他一生中最風光得意的時刻。1778年,他出任愛丁堡的海關專員,1787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學的校長,但在經濟理論再也沒有什麼新成就。這究竟是因為他已經來到他所出於的時代所能達到的極限,還是因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滿足於現狀而缺乏進取,就有待後人思考。 無論如何,無可否認的是,《國富論》的確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形成階段的理論成就,它最早系統地闡述了政治經濟學的各個主要學說,它標誌著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 ================================================= 16世紀開始,西方人把《道德經》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

超對稱

一般的對稱是指 相互對應的兩邊 超對稱是指 相互對應的兩邊其實是相同的根源 而且任何事物都是起源於超對稱

道的運作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萬物與真理都是相互相生的 善惡 有無 難易 長短 高下 前後 都是相互伴隨著的 如果往某一個方向走的話 另一個方向就會自然產生 因此聖人 並不會特別強調什麼 萬物的運作也是如此 結尾往往是另一個開端 並不特別停留在某個地方 所以才能生生不息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道 並非是單純的 是以相反的概念 所相互伴隨著的 如果要真的要了解"道" 就要由相反的概念去尋找 相反的概念其實是相同的根源 但卻是了解真理奇妙之處的入門法則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核能

許多人認為核電廠不好應該是因為原子彈的關係 核能發電用的是3-5%濃度的核燃料,與原子彈使用濃度90%的鈾235是差很多的 就好像如果要讓加油站爆炸 只要一個打火機就夠了 要讓你喝的啤酒爆炸 可能比登天還難 而且最嚴重的情形也不過只是醉了而已 事實上 天然氣的儲氣槽要爆炸比核電廠要容易太多了                                                                                 第二個覺得核電廠不好的原因 我想是因為車諾比電廠爆炸 不過車諾比是一個實驗性質的電廠 與一般的電廠不一樣 他在實驗二次反應 也就是利用核廢料來發電就是了 如果成功的話 就不會有核廢料的問題 而且也就有幾乎用不完的能源 在類似的時間裡美國也有做相同的實驗 不過美國成功的化解危機 也就是離最後的理想就只差一點點 然後就被反核人士關掉了                                                                                 科技是很神奇的東西 火力發電廠的效率由15%到40%不過也才幾十年的事情 汽車由冒黑煙污染嚴重(當然包含大量有毒物質 硫化物 氮化物 重金屬) 到現在看不到廢氣 只是天空霧霧的也不過才不到30年的事情而已                                                                                 台灣該不該使用核能我不敢說 不過正確的觀念總是要有的

能力的困境

有能力的人常常會被自己的能力所束縛 我常會處在別人所不擅長的領域 只是因為那些領域我比別人稍微強一點 所以他人就會希望我多做一點 做了就會變得更孤立無援 要讓別人展現自己的能力 而不是我自己的能力 這樣我才能學到東西 也才能得到幫助

死亡

人生往往是在了解死亡之後 才算真正開始

氣質

我會習慣性的模仿別人的 氣質與習慣 所以大部分的人的會覺得 認識我一陣子之後 與剛認識我的時候 整個人感覺差很多 實際上是  每一個人對我的認知都有程度不同的差距 通常取決於 對方本身的質感 也就是 我會習慣性的反應出 別人給我的感覺 說起來 這算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政府對人民收稅 以維持政府的運作 如果稅收大於支出 政府就有剩下的資金 由於預算法的關係 所有剩下的資金必須用完 否則將會被收回 並且於下年度減少預算 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預算只增不減的情形 如果換成另一個版本 當剩下的預算沒有被用完時 可以將經費存在銀行 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行政效率越來越高 使得經費支出可以越加節省 那麼存在銀行裡的政府資金將會越來越多 利息也會不斷增加 最後會不會使得政府光靠利息收入就可以維持運作 而國家的資金由銀行來尋找最佳的投資機會 使得國家的經濟發展更迅速 最後有理想的企業與個人可以得到貸款的資金作投資與創業 並且不需要繳納任何所得的稅金 只需要額外支付利息即可 這是不是可以說是 "稅"的另一種更完美版本

王文華的 "史丹佛 的銀色子彈 "

熱情 不同 苦工 前瞻 夢想 沒看過他的書 不知道他是誰 我就去聽了他的演講 講的不錯 就買的他的書 160 元 演講上發言的人幾十位  可以拿到書 我發言了兩次 運氣不好 他沒有給我書 所以我就自己買了 書的內容很亂 說實話是有點糟糕  不過演講講的很好 熱情 舉的例子是 高中時的比爾蓋茲在垃圾車中找程式碼 最後 寫出之前被拒絕的公司 可以運作的程式 以及 征服情海 中 湯姆克魯斯 說 抱怨會失去熱情 要用心 之類的 不同 舉的例子是 他自己編了一本自己專屬的雜誌 推銷自己上了史丹佛MBA 以及 蘋果電腦 很不同 瘋子可以改變世界 之類的 苦工 舉的例子是 王建民 下苦工 上大聯盟 與A到A+作者 寫了兩本書 花了十一年之類的 前瞻 是舉得獎產品當例子 倒立的番茄醬好擠 與 化粧專用的眼鏡 夢想 是舉例 sony的廣告 說 如果自己的小孩問你說 你的錢花到哪裡去了 就給他看 錄影帶 : 花大錢去外太空 實現夢想 演講說的很好 但是行銷的氣息還是太強了

相對論

步驟一 : 提出問題  以光速移動的物體 如果外加能量加速會如何? 步驟二 : 以光速恆定 與 能量守衡 為前提 物體速度不會加快 但是物體能量增加 步驟三 : 就上面兩個步驟而言 唯一會推導出的結果 就是物體的質量增加 結論 質能可互換 並且與光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