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甜不辣

日本的「天婦羅」是葡萄牙語的 tempero的音譯、亦寫作「天麩羅」「天ぷら」為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由外國人傳到日本的「南蛮料理」。 Tempero為基督教教在星期五舉行的一種祭典、有基督昇天之意。因此日為潔斎日、故宣教師們在天那不吃鳥獸等肉類料理、而將魚肉沾上小麥粉用油炸來吃、當時的日本人將之稱為 テンポラス料理。直到江戸時代才改用漢字寫成「天婦羅」。據説那是因為日本人覚得那就像天女穿著薄衣在天空飛舞一様才改用此名的。日本的「天婦羅」三字的發音為「tenpura」、與tempero相近、天婦即為天女、而羅為薄衣之衣 日文的漢字就是天婦羅音則是發成甜不辣てんぷら(tenpura)

多元化

假設有兩個小孩愛寫書法 A小孩在台灣長大 B小孩在日本長大 假設全國平均而言 喜愛書法的人有0.01% 而且每年會用100元買這個小孩的書法 那A小孩長大後年收入有20萬 而B小孩長大後年收入卻有170萬

五危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超越學說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亞當史密斯 與 道德經

亞當史密斯出生1723年,14歲考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數學和哲學,17歲時轉入牛津大學。他畢業後,於1748年到愛丁堡大學講授修辭學與文學。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學講授邏輯學,次年擔任道德哲學講座,他的講義後來經過修訂在1759年作為《道德情操論》出版 。1764年,他辭退了大學教授的職務,擔任布克萊公爵的私人教師,並陪同公爵到歐洲大陸旅行。 1776年,凝聚了亞當史密斯十年心血的《國富論》終於問世。此書一出,極受英國資產階級的歡迎與褒譽,因為它為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提供了理論根據。亞當.斯密成了最受歡迎的經濟學家,《國富論》的觀點成了國會議員的常用論據,甚至連當時的英國首相皮特也自稱是斯密的學生。不知不覺間,斯密來到了他一生中最風光得意的時刻。1778年,他出任愛丁堡的海關專員,1787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學的校長,但在經濟理論再也沒有什麼新成就。這究竟是因為他已經來到他所出於的時代所能達到的極限,還是因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滿足於現狀而缺乏進取,就有待後人思考。 無論如何,無可否認的是,《國富論》的確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形成階段的理論成就,它最早系統地闡述了政治經濟學的各個主要學說,它標誌著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 ================================================= 16世紀開始,西方人把《道德經》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

超對稱

一般的對稱是指 相互對應的兩邊 超對稱是指 相互對應的兩邊其實是相同的根源 而且任何事物都是起源於超對稱

道的運作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萬物與真理都是相互相生的 善惡 有無 難易 長短 高下 前後 都是相互伴隨著的 如果往某一個方向走的話 另一個方向就會自然產生 因此聖人 並不會特別強調什麼 萬物的運作也是如此 結尾往往是另一個開端 並不特別停留在某個地方 所以才能生生不息